Friday, 30 September 2011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平装]

 

商品链接:http://www.pappago.com//goods.php?id=215021
基本信息
作  者:石勇 著
出 版 社:印刷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7-1
版  次:1
页  数:256
字  数:250000
印刷时间:2011-7-1
开  本:16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2
I S B N9787514202236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深入破解控制我们的心理法则,给每一个想保护和改变自己的人                                                                    
★一本教会你看清自己和世界的书,一本让你和真正的自己相遇的书
★《天涯论坛+豆瓣【我爱心理学】小组百万粉丝膜拜贴
★《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你需要在心理上变得强大》+《装13社会,博弈法则》全新升级版
★真理是需要恶狠狠地说出来的!                                  
★建议阅读人群:职场、官场、商场拼杀人士,大学生,喜欢思考人生思考社会人士,管理者,教师,心理咨询师等
★这不单单是一本励志书!励志类的东东除了短时间内给你一种“勇气”和“观念”以外,没有能力让你得到真正改变。但是,作者运用牛叉的认知和心理分析,不只让你“杀毒”,还让你在头脑和内心都“重装系统”。
 ——本书粉丝群如是说


内容简介
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多年来一直跋涉在心灵的黑暗深处,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害羞、胆小、害怕接触异性、害怕冲突、自卑、心理素质差……由于内心不够强大,很容易被他人控制。
本 书从“是什么让我们内心弱小”和“如何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两个核心出发,用通俗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入的分析,以凤姐、范跑跑、诸葛亮、苏格拉底等等网络 红人、古今中外人物和当下热门话题为例,融入心理学、哲学等常识,分析我们在职场、人际、两性、社会等各种关系中的心理状态和博弈关系,提出“社会价值排 序”的概念,并分析了“自卑型人格”、“占有型人格”、“攻击型人格”、“炫耀型人格”、“表演型人格”等独家的性格分析法,如庖丁的解牛刀,刀刀剥开社 会、人际、性格、自我心理的种种外衣,提出实用有效的应对之道,大受读者喜爱。他在天涯帖子点击总量过百万,几万条留言,上百名网友专门给作者写长信反 馈,说这两个帖子是“天涯难得一见的好帖”、“非常受益”、“从深层次上改变了自己”。


作者简介
石勇
本名石求阳,青年学者,给国内多家权威媒体撰稿,出版有《被遮蔽的真相》、《心理危机》等心理、社会、政治分析著作。
关注当代中国精神危机、思想论争及民主转型。
一只眼睛盯着等级制度的暴力,另一只眼睛盯着歧视性观念的暴力,用心理分析之刀准确地插入中国社会。


媒体评论
新浪微博千名博友、《南风窗》官方微博、天涯和豆瓣百万粉丝群联袂推荐!
作者:纯净河流 回复日期2009-1-12 16:25:21 
能够看到这个帖子,我认为是缘分。天涯中难得一见的帖子。
我研究过佛经,包括《老子》什么的,但这些东西都含有浓厚的出世思想,不太适用这个“险恶的世界”,但楼主的东西真的有用,是以入世的思想来分析如何能够让心理强大起来。这个帖子只要存在一天,我就会持续关注。

作者:liehuo2526 回复日期:2011-01-28 20:11:24  
我 是一个内向的人,对待人际关系很随意,得罪了很多人,甚至朋友。在工作中更是如此,被排挤,被轻视。我也曾经试图改变,结果不但不起作用,反而漏洞百出, 搞得很自卑。我经常感觉茫然,直到看到马甲大师的帖子,真的是豁然开朗!现在我还在拜读学习中,并努力把这些理论融入到生活里工作中。但愿我能改变我自 己!

作者:假装90后 回复日期:2011-03-01 23:42:44 
因为我自己一直有点自卑,悲观,之前也看过一些心理方面的书,但大多是看时很受鼓舞,看过就忘,可是在连看了3''心理强大''之后,我现在都会有意识地去思考背后的真正动机,不会轻易被表面的东西所吓倒,特别是您教的''去社会价值排序'',很是有用,我能感觉到自己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可能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不太善于表达但又受到很大启发的人,真心说声谢谢!!


目录
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
第一章 建立自己的心理优势
  1、出问题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他的心理
  2、内心强大就是一个人在别人面前有无法被摧毁的心理优势
  3、很多人的成熟只就混社会而言,但在心理上他从来没有长大
第二章  那些内心强大的人们
  1、内心强大的人更容易看透别人的心思
  2、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控制自己命运的起点
第三章 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
  1、不了解游戏规则的人,在社会中只能迷路
  2、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条河
  3、是什么在操纵我们
  4、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我们的心理上是什么样
第四章 打破社会价值排序
  1、社会价值排序就是一种心理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2、社会价值排序能玩下去的秘密:必须不把人当人
  3、剥去对方的社会包装,你在心灵上即获得了解放
第五章  跟真正的自我在黑暗中相会
  1、一个人帮你的前提是,他在心理上要帮自己                           
  2、不是你在看自己,而是他人和社会借你的眼睛在看你            
  3、智力结构是强大的“软猬甲”
第六章:装13社会,博弈法则
  1、通往牛叉的道路上,行走着一群装13的人
  2、越是看来稀松平常的东西,操纵我们时就越轻而易举
  3、装13是维持牛叉的必要手段
  4、无博弈,不装13
  5、装的背后是虚弱
  6、驱散装的剧场气氛,你就能看清一切
第七章:对抗不确定性,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1、人最害怕的并不是要发生什么,而是不知道要发生什么
  2、越是变化的社会越能制造不确定性
  3、要对抗不确定性,我们必须重建心灵秩序,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第八章  说说死亡恐惧
  1、一个人怕死到什么程度,他就会非理性到什么程度                      
  2、一个人怕死,是因为他还没有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价值
  3、越是汲汲于现实利益的人越怕死
第九章:性格的真相
  1、性格是对人的一种心理保护,这就是它的真相
  2、自卑型的人所做的很多事情,深层动机唯有一个:克服自卑
  3、占有型的人能把这个复杂的世界快速地简化为对他有利还是无利
  4、攻击型的人绝对不能容忍别人世界的美好
  5、炫耀型的人是被惯坏的孩子
  6、表演型的人有强烈的虚荣心
  7、温和型的人和世界不构成紧张关系
第十章 从男人的角度看女人
.......

Wednesday, 28 September 2011

五天学会绘画(第22版)(附专业绘画笔1支+练习挂图1张+绘画显像版)

商品链接:http://www.pappago.com/goods.php?id=136454
内容简介
《五 天学会绘画(第22版)》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有灵光一闪的时刻!贝蒂士试图用五天教会绘画的方式启发人们积极开发自己的右脑一一在传统教育系统中被忽视的 创造力大脑。通过五天对边线、空间、相互关系、光影等这些绘画基本技巧的掌握,获得一种新的视角,也就是像艺术家一样看事物,并且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 开发自己大脑的创造性潜力,从而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获得一种新鲜的、富有创造力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是一本教你在最短时间,用最高效率学会绘画技巧的书,它在美国一下销了400万册,可见非常实州。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实用的国家,讲实用比讲这个、讲那个漂亮的空话要强。
《洛杉矶时报》评论《五天学会绘画(第22版)》:它"不仅是一本讲绘画的书,更是一本讲生存的书。原本是教人如何绘画的优秀教材,却不能仅仅当做一本教材来看待。它解放了很多人的思想"。
书中包含许多绘画练习,有"颠倒画"、"自画像"和"改良轮廓画"。艾德华的许多观点现已成为主流,你会发现这《五天学会绘画(第22版)》对最近的众多出版物产生很大的影响,非常值得一读。

《五天学会绘画(第22版)》附专业绘画笔1支,《五天学会绘画》练习挂图1张、绘画显像版1张。
媒体推荐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讲绘画的书,更是一本讲生存的书。原本是教人如何绘画的优秀教材,却不能仅仅当做一本教材来看待。它解放了很多人的思想"。
  ——《洛杉矶时报》
编辑推荐
《五 天学会绘画(第22版)》:《纽约时报》畅销书。一堂提高创造力和艺术家自信课。通用电气、AT&T、IBM、迪士尼和苹果电脑等500强企业创 造力培训用书。《五天学会绘画(第22版)》的五天神奇课:1.画自画像2.把自己倒着画3.变左脑思维为右脑思维4.开发创造力5.仅仅五天你对世界的 看法已发生改变。
绘画像骑单车一样容易!五天学会绘画·五天左脑换右脑·五天开发创造力里程碑式的经典。

编者的话:
小 时候,我作为学生常在课堂上开小差,而开小差的最佳方式就是拿一支铅笔画画。成人后经常开会,开到乏味处也是拿一支笔画画。现在,这本让你可以酣畅淋漓、 自由发挥且还会有成就感的"开小差书"出来了。而且从历史上看,不少大师的发明就是从画一些不经意的草图这种方式开始的。
这本书的作用我认为起码有:一、从零开始学绘画且不需要任何基础;二、现在流行涂鸦文化,关于涂鸦,我认为这是一本最好的书;三、现在数码相机流行,但眼睛却成了白痴,这本书却能在五天时间里让你远离成为白痴的危险。基于此,我向你推荐本书。
最后,还推荐大家试试本书中的神奇五步:
1.画自画像
2.把自己倒着画
3.变左脑思维为右脑思维
4.开发创造力
5.仅仅五天,你会发现你对世界的看法已发生改变

图书目录

我为什么会写这本书?(I)公司培训课程(1V)
1.绘画和骑单车的艺术
绘画是一种神奇的能力(2)绘画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3)绘画和视觉(3)用画家的;h-式看事物(3)绘画与大脑状态(4)用自己的创造力绘画(4)通往创造力的路(5)现实主义是达到目标的手段(6)总结(6)
2.素描训练:一步一步来
绘画工具(8)学前作品:绘画技巧的一项珍贵记录(9)学生画展:学前和学成后作品的对比(12)用绘画表达自己:艺术的非词汇性语言(15)绘画是艺术家的镜子(16)
3.重新找回右脑
大 脑的两边(20)双重大脑(21)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双重真实感知(24)语言的线索(25)语言和习俗的偏见(25)两种认识的方式(26)信息处理的两 种模式(27)顿悟(28)有一半大脑比没有大脑强,有整个大脑更好(28)使用右手或左手的习惯(29)用右手或左手的习惯与绘画(32)为左脑模式到 右脑模式的转换提供条件(32)
4.马上体验左脑换右脑
酒杯和人脸:一项双重大脑的练习(36)在作画时航行于右脑模式(39)在"学习绘画"到了什么(39)把画颠倒过来画:向右脑模式转换(40)颠倒着作画(40)了解从左脑到右脑的转换(44)右脑模式的回顾(45)回忆你儿童时期的艺术作品(46)
5.像孩子一样作画
转折时期(50)学校里的美术(51)从婴幼儿到青少年(51)儿时的符号系统如何影响视觉(60)
6.画自己的手:边缘和轮廓
尼 可雷德斯的轮廓画(66)使用纯轮廓画绕开你的符号系统(66)纯轮廓画练习的谜团(69)学生作品展示:另一种状态的记录(70)第一项基本技能:对边 线的感知(70)改良轮廓画:首先学会使用塑料显像板(72)用手改良轮廓画(79)下一步:用空白的空间来迷惑左脑模式(86)
7.椅子练习:空间的阴形与阳形
什么是阴形和阳形(89)构图的定义(91)在框架内创作的重要性(92)选择一个基本单位(94)基本单位的定义(94)有一个好的开始(96)一把椅子的阴形画(96)感觉的认知斗争(101)展示阴形的各方各面(101)
8.让视觉产生透视
学习一分为二的技巧,视角和比例(107)透视和比例关系(108)透视的定义(108)丢勒的装置(110)正式透视与"非正式"透视(111)在你完成"真正"的透视画以前,先做一个简短的观察练习(112)一幅"真正的"透视画(117)计划未来(122)
9.轻松画头像
比 例关系在肖像画中的重要性(127)相信自己看见的事物(127)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事物(128)尽力描绘真实(129)被削掉的头骨之谜(130)为了 看得更清楚,画一个参照物(131)不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头的上半部分也很重要(132)画另外一个参照物,用在侧面图上(134)把耳朵放在侧面人像中 (136)一个热身练习(139)现在,真家伙来了:一幅人物侧面像(141)侧面像的展示(147)
10.人像画的正面、侧面、四分之三侧面:光线与阴影
观 察色彩明暗度(152)右脑模式在阴影感知中的作用(154)人像画的三个基本角度(156)热身练习:复制库尔贝的自画像(157)采取下一个步骤 (160)用交叉线画出浅一点的阴影(1621使用描影法画出过渡色调(165)运用光线逻辑画一幅完全相似、带有色调、充满立体感的自画像(165)正 面像(1651四分之三侧面像(168)准备就绪!(171)铅笔自画像(173)学前和学后:个人绘画作品的对比(176)人像画的展示(176)对下 一个绘画练习的一些建议(177)
11.把色彩放人大脑
把色彩放入大脑(181)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182)色相环(183)迈出色彩绘画的第一步(185)其他提醒(186)另一个练习:把丑陋的拐角作为都市风景(188)发展和谐的色彩(189)创造出水粉的世界(189)总结(192)
12.绘画的禅:画出心中的艺术家
第六和第七项绘画技巧(195)第六项感知技巧:按照记忆来绘画(195)第七项感知技巧:"对话"(196)
尾声:难道优雅的书法艺术失传了吗?
书法/绘画的基本感知技巧(201)画出字母的轮廓(202)使用书法中的阴形(203)眼睛和手的协作(204)持之以恒是关键(205)观察书法中的光和影(206).总结(207)
跋:绘画如同阅读、开车、滑雪和走路
五项绘画的基本技能(210)进入右脑模式的基本策略(211)用色彩绘画(212)书法(212)我的理论的经验基础(212)一个更深层的复杂因素(214)

书摘
插图:



你将很快发现。绘画是每个有一般视力和一般跟手协调能力的普通人都能学会的技能,只要他有足够的能力把线穿过针孔或抓住投过来的棒球。与普通观念相反,绘画不是体力活。如果你的书法尚可,或者你能够清晰地抄写,对于绘画来说你就具备足够的灵巧了。
关 于手我们无须多说了,但是眼睛我们却说都说不够。学习绘画不仅仅是学习其中的技巧;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你将学会如何看事物。也就是说,你将学习如何像画家 那样对视觉信息进行特殊的处理。这是一种与你平时处理视觉信息的方法完全不同的方法,并且这要求你用与平常不同的方式使用大脑。
因此。你将了解你的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息。关于人类大脑这个复杂的奇迹。最近的研究有了新进展。我们正在学习其中一点,大脑的特殊属性如何使我们能够将感知画出来。绘画和视觉
至 少在某种程度上,神秘的绘画能力似乎就是一种将大脑的状态转换到不同的视觉/感知模式的能力。当你能够掌握画家们看事物的特殊方法时,你就能画画了。这并 不是说当我们知道了他们进行创作的大脑过程后,伟大的艺术家如达·芬奇和伦勃朗的作品就不令人惊叹了。事实上,科学研究使那些经典作品看起来更加不同寻 常,因为这让观赏者转换到画家的模式,并用画家的方式来欣赏作品。用画家的方式看事物
绘画并不难。看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转换到一种视觉的特殊 模式才是真正的问题。你可能现在不相信我。你可能觉得你的视觉很好,而绘画很难。但反过来才是正确的,这本书中的训练就是为了帮助你完成思维转换和获得双 重利益而设计的。首先,为了能全神贯注。你需要通过意志力达到视觉的、感知的思维模式。其次,用不同的方式看事物。这两项都能保证你把画画好。
许多画家都曾说过他们画画时看到的事物与原先不同了,并且经常提到绘画把他们带到一个更改过的意识形态里。在那种不同的主观状态里,画家们表示他们的感觉被转移,"与作品合二为一",并能够抓住他们平常掌握不了的相互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贝蒂·艾德华(Betty Edwards) 译者:张索娃

贝 蒂·艾德华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艺术教授,她最初对于绘画的贡献及她的作品受到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广泛赞扬,曾受到《洛杉矶时报》、《西雅图时 报》、《读者文摘》、《时代》杂志等媒体的深度报道。她教授的以绘画思考的方式开发右脑、激发创造力的课程,广受世界500强企业认同.并将之纳入企业创 意培训课程中。
贝蒂·艾德华博士的《五天学会绘画》被译成14种语言文字.畅销全球。在所有教授绘画的书籍中,该书被广泛采用。她的《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亦非常畅销;此外,她的著作也成为IBM、通用电气、苹果电脑、迪斯尼等企业的创造力培训课程用书。

Tuesday, 27 September 2011

吉他手冊系列叢書:彈指之間十三版

商品链接:http://www.pappago.com/goods.php?id=214504
编辑推荐
作者:潘尚文
出版社:麥書
出版日期:2010112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787669
裝訂:平裝
規格:平裝 / 472 / 21*29.7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暢銷十餘年最佳吉他叢書,無須任何音樂基礎,人人皆可輕鬆自學。
  ◎入門-----吉他彈唱入門 彈唱、演奏最佳吉他編曲,基礎進階完全自學。
  ◎專業-----最清晰、最專業樂譜 譜面清晰、圖文並茂、解義正確,一目了然,無須太多廢話。
  ◎編曲-----最佳彈唱編曲 擺脫他類教材不合邏輯的編曲方式,曲曲皆能彈能唱。
  ◎攻略-----100首中西經典歌曲 理論、技術循序漸進,吉他技巧完全解析。
  ◎詳盡-----最精細吉他六線總譜 收錄伍佰、周杰倫、孫燕姿、陶(吉吉)、庾澄慶、張惠妹等人最新力作,精選Eric ClaptonEaglesJim Croce等人必練經典。
  ◎影音-----數位影像教學及彈奏示範、超強製作水準,DVD+MP3火力增強。


作者簡介
潘尚文
  音樂精靈、名曲100()()、吉他和弦百科、超級星光樂譜集(吉他版).....等書作者。
  曾任:YAMAHA PMS系統專業吉他講師。
  實踐大學、亞東技術學院、北一女中補校、海山中學.....等校吉他社指導老師。

我的不完美

商品链接:http://www.pappago.com//goods.php?id=214534

 图书名称:我的不完美 [平装]

作者:刘若英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4日)
  • 外文书名: Incomplete Me
  • 平装: 20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32
  • ISBN: 7532134652, 9787532134656
  • 条形码: 9787532134656
  • 商品尺寸: 20.4 x 14.4 x 1.8 cm
  • 商品重量: 381 g
  • ASIN: B005EPMITM

内容简介
"如果有人问我,人所有的表达形式,我最享受哪一种?答案绝对是文
字。因为那是真正的自言自语,不用经过导演的认可,不用看见观众脸上的
表情,不需要现场掌声。写字能让我平静,学习诚实,面对自我。"刘若英
在《我的不完美》里如是说。
正因此,《我的不完美》这本书中的刘若英不似明星,下笔越来越回归
到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写家人,写朋友,写回忆,写生活。诚实、幽默,而
且善于自嘲,即便大多记录生活琐事,也带着浓浓情感,趣味横生。董桥评
论说,"难得刘若英笔下举重若轻,顺手写得出细腻的观察动人的哀乐。"
编辑推荐
睽 违五年,书写的刘若英回来了。她用14篇散文、3篇小说,谈着各种"爱"。用52则诗作,抒发她日常行止间的种种感怀。刘若英说:写作是诚实地面对自己透 过她的创作,你能穿透银幕,从文字与摄影作品中,窥见五年来她所行过的心情与旅行轨迹,在纸页上一点一滴汇聚成真实又感性的──《我的不完美》

图书目录

推荐序 董桥 004
推荐序 伍佰 008
推荐序 黄婷 010
自序 谢谢你 014
短诗 Yearn for 020
过年,回家 041
喳喳小熊 048
红色洋装 054
一世得体 061
张叔 068
一厢情愿 076
姑姑命好 080
短诗 Rhythm 088
完蛋女人 117
我的不美好 122
我的志愿 126
我的复健之路 130
我要上厕所 138
我们的选择 142
爱请大声说出来 146
亲爱的许乐 150
奶茶小姐 154
好消息 160
短诗 Still 164


书摘
我要上厕所
今天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上厕所的问题。嗯……我说的不是生
理健康,也不是生活习惯,我脑中出现的是"场所",也就是我们上
厕所的地方。
我估计现在厕所并不会被列为生活中的重要场景,谁家的客厅、
卧室、厨房,可能都比厕所讲究。只要功能具备,保持一定的卫生条
件,我们对厕所的存在是视为理所当然的。在这里我很坚持用"厕
所"这个名称,而不是洗手间、盥洗室、WC等等拐弯抹角的说法,因
为大多数时候,我只需要它的基本用途。记得有个日本大文豪写过一
本书,从各种角度欣赏厕所以及它在我们意识中引发的联想。这种才
情和优雅我都没有,我只想大声疾呼,能好好上厕所是基本人权,大
家可不可以正视演员上厕所的需求?是的,我不要求多好的盒饭,我
愿意超时超班赶工,我甚至可以忍受跟我亲嘴的演员忘了嚼口香糖,
但我需要好好地上个厕所!
现代的演员物质条件好,名气高点的出入还能众人前呼后拥,
颇有天之骄子的自我感受,但一到拍戏现场,那真是必须忍人所不能
忍。
有一回在黄土高原拍戏,住的是窑洞,白天太阳晒着,窝在里
头像慢火烤鸡,晚上却像冰柜,人是速冻饺子,而厕所呢?没有!请
随地取材!你说是我太娇气了吗,高原上的同胞不是世世代代都这么
过来了吗,怎道我就不行了。这该怎么说?我的"教养"已给了我羞
耻心,羞耻心是没有回头路的,有了就拿不掉了。当众上厕所跟当众
做爱都是不被允许的。夜里还好,乌漆抹黑的,想通了真是哪儿都可
以。但白天大伙拍戏,那可不好办,极目望去都是平坦一片、亮晃晃
一片,我到哪去照顾我的羞耻心?有一回找到一个驴厩,蹲在一头
驴对面一步之遥,一边解手一边跟驴说话:"我也是不得已的,你可
千万别过来……"
演员上厕所的地方千奇百怪,有一天黄昏,拍着戏,跟制片说
要上厕所,制片回说:"能忍会儿吗?这里去厕所来回要半小时,光
线很快就没啦,我们得抢光。"一般这种情况我习惯以大局为重,但
候了半天实在忍不住,看看四周是杂草树林,环境看似便于遮掩,于
是要助理帮忙看着,我往路边下坡走去,走到我看不见她的地方。看
不见他人,那旁人应该也看不见我,这是常识。又因为不知名杂草在
下,看似颇有敌意,我估量测试半天,只能高高半蹲才是安全距离。
就绪后,一辆公交车驶来,车上的人具高度优势,一览无遗。我一慌
(又是羞耻心作祟),硬生生坐了下去……一声惨叫!接下来的几
天,只能说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这是没正常厕所的情况,但有时有厕所也不是好事。有~回在一
风景宜人的旅游景区拍,大门边赫然是建制完整的公用厕所,门面也
干净,这简直是享受。我趁着刚开工,也非游客开放时段,安安稳稳
地入内,除了门稍矮,其他倒也合格。我挑了一间顺眼的,刚脱去衣
物蹲下,顶上冒出一个人头,也就是说,有人从门外把头伸进我的小
空间来。是偷窥狂吗?不像,那是个女的,还穿着景区服务人员的制
服。她要干嘛呢?马上揭晓——她对着我头顶喊了一句:"刘若英我
好喜欢你啊!"
出来我跟朋友抱怨此事,说我一冲动回了该粉丝一句粗口。他说
那是这种老式隔间被误用了。他还挺怀念小时候,大伙一起上厕所,
隔着若有似无的半爿门聊天,看完报纸还能递给隔壁的交换着看……
嗯,我愿意努力怀想这种情趣,那是说,如果我不是演员的话,或者
说,如果我不用担心因为上厕所耽误剧组进度的话,或者说,如果我
可以像正常人那样,在需要上厕所的时候,有一个可靠安全的环境的
话。说真的,如果如厕权都没有,遑论其他!
P138-140

窗里窗外

《窗里窗外》

对这本书有兴趣者请点击:http://pappago.com/goods.php?id=214611



内容简介
《窗里窗外》是林青霞近5年所写的46篇散文的结集,虽是旧作,但该书记录她19岁以《窗外》成名后多方面的人生经历,字字真实深刻。《窗里窗外》共分为 六个章节:"戏"里说的是她的出道故事、拍戏的甘苦、对于作品的内心话;"亲"谈她的家人亲情;"友"则书写她与挚友的交往,细谈她与三毛、黄霑、张国 荣、龙应台、琼瑶、徐克等人的往来互动;"趣"是她的生活记趣,有旅行见闻,也有她与影迷的邂逅;"缘"则书写她一生难忘的相遇,像是和记者的友谊,和季 羡林的会面之缘;"悟"里记录了她对人生的体悟和感动,以及她向圣严法师求道的故事。此外,书中还完整收录了林青霞一些未公开的照片。

媒体推荐

推荐它,不仅仅因作者是林青霞
正如林青霞对自己"作家"身份的强调,息影整整17年,林青霞此番重出江湖,并不是作为明星跨界玩票出书那么简单——林青霞是个能写之人,书中的散文作品,是她自2004年来在《明报》、《南方周末》等华文报刊中专栏的结集。
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作者是林青霞。
这样一位在电影圈中传奇了大半生的绝世美人,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着别于其他任何一位作家的独特角度;她提及的一些人事物的过往细节,本身就是珍贵的影史轶事。推荐这本书,却也不仅仅因为它的作者是林青霞。那有如行云流水的流畅文风,以及对人生与世情入木三分的体悟,即使把它们当做纯文学作品来阅读,也足够令人回味悠长,唇齿留香。如同作家琼瑶在序言里说的,"这个窗里窗外的青霞,正在用成熟的心态,走进另一个境界。她不再饰演别人,她开始找寻自我,甚至是在‘发掘’自我。在发掘的同时,她也发掘着人生的真谛。这样的青霞,我实在喜欢。"
重庆晨报报道:
什么是大腕?大腕就是她不在江湖,江湖仍有她的传说。林青霞,就是这样的大腕。
编辑推荐
《窗里窗外》编辑推荐:这是唯一的一本林青霞写林青霞的书!四百页超美超厚全彩图书!息影十七年的林青霞以写作的方式复出!新书爆热香港书展!作品至真至性,自然流露。林青霞说,我现在是作家,六十岁以后希望成为艺术家。